怎么剖析剧本?
剧本,一剧之本!
剧本是影片的蓝图,所有剧组人员都要为剧本服务。虽然有时候导演或制片人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重新调整故事的叙事方式或者故事结构,但是剧本毕竟是导演创作和拍摄的依据,作为对影片进行第三次创作的剪辑师必须透切地熟读剧本。
不同的剧本有不同的主题和叙事方式,就有不同的剪辑手法。有的电影偏文艺,有的电影偏商业,这些因素都决定着你的片子该怎么剪。
在剪辑之前我们必须把握到剧本的叙事风格和中心思想,还有其中的人物关系,把握剧本当中的情节点(矛盾点),分析出每一个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关于角色的性格特征,编剧们一般都会列有表格的)。
在美国电影剧本研究者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有谈到:一个电影剧本是通过文字描述出画面,进而讲述故事,它们都应该具备一个主题,并有开端、中端、末端构成。(跟小时候学写作文时,老师教的“总—分—总”结构相似。)
我们将如何整理剧本呢(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首先,弄清楚影片的风格《智》战争\历史\动作片,还有点冒险的味道哦。
第二步,弄清楚剧本的立意,《智》影片的立意是取得威虎山,怎么取?智取。“智”包含了取威虎山的那些(那个)人物的个性。谁去智取?解放军。为什么要取得威虎山?为瓦解土匪势力。为什么要智取?座山雕和他的八大金刚都不是善类。
第三步,找出线索、情节点。故事从哪里开始、发展、高潮到结尾,这里要注意剧本是多线索还是单一线索的。
例如,在《智》里面
1、重要线索:当然是先遣图。
2、情节点:
a、杨子荣的到来;
b、杨子荣决定上威虎山;
c、利用栾平的死来报信攻打威虎山。
3、故事从哪里开始:韩庚的回忆
4、故事的发展:解放军203带领小分队奉命保护当地百姓,打土匪。
接着,就是叙事结构了。是直接叙事?倒叙?插叙?交叉?(换个通俗说法:按时间顺叙?回放?回忆?闪回?)还有混合,这里要提示一下,叙事结构也可以由剪辑师和导演商量后调整的,所以分析这个地方的时候不要过于纠结,工作经验告诉我,先按着剧本走,粗剪结束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导演商量。《智》是属于混合的,有韩庚的回忆,中间也有闪回,最后居然还有一段幻想(不然怎么是徐老怪的作品呢)
再标出重要桥段,重要对话,重要的表演的地方,找出情节点(矛盾点)发生的地方,有关的人物,动作,台词。
找出这些关系后,第四步分析每个小故事段里面的结构,找准他们的关联性。
比如《智》,从故事开始到杨子荣进入威虎山这一段,203和他的战友们一直用台词强调杨子荣一身匪气,不像军人,为他后来装扮土匪成功进入威虎山做铺垫。(其实,我个人觉得张涵予所扮演穿皮大裘的杨子荣身上木有匪气呀,翻到觉得一身正气凛然,而且一直弄不清楚他的眼影是怎么了。)
最后,就是把握影片节奏了。把每一个小段列出来,按着情节走势分析哪里是重要情节(升华点、情绪释放点、矛盾点),是紧张处理?情绪延展?
比如《智》
A:2分50秒,韩庚回忆,(推入镜头,需要延展情绪)
B:33分钟先遣图的出现(紧张,运镜速度加快,人物表情加深,注意杨子荣的表情哦)
【举例加深理解(学过画画的童鞋会更好理解哦,因为我也是艺术生)
整一个分析,与画石膏素描类似:
先定好上下左右的位置(大结构:叙事风格)
定好三亭五眼(故事起落的地方:情节点、矛盾点)
勾勒出大型(主要桥段的标记)
细画五官、头发(分析每一个小段落)
处理整体的明暗部(把握影片的快慢节奏)】
如此类推,从总片分析到段落分析,你做的笔记就是你剪辑的蓝图。在哪里该推进情节?哪里情绪渲染?哪里形成架构?哪里需要慢节奏?哪里要紧张?有了这些分析,你会知道什么地方应该用怎样的剪辑手法了,笔记越详细剪辑的时候越轻松,而且还会涌现出很多自己的创作想法哦。
最后附上一张,剪辑大师在《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剧本中做的分析图。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