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节奏:
局部节奏
画面节奏
声音节奏
主体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切换频率
等外在的形式化的物质形态构成的。
内部节奏:
整体节奏
故事线的起伏
内容和结构
叙事节奏
心理节奏
内部冲突产生的起伏
起承转合
根据剧情发展,展现故事内在矛盾与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通常是隐匿于故事线基调中。
内部节奏统领整部影片,是外部节奏的根本动因和表现依据。内部节奏左右外部节奏的变化,外部节奏是内部节奏的外观体现,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内部节奏的演变。
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是如何发挥作用?
1.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保持同步,这也是电影中最常见的节奏规律。
2.外部节奏于内部节奏不一致,甚至形成反差。且通常是用于舒缓的外部节奏反衬内部节奏的激烈。
节奏应该放在哪?
序幕:造势,一上来就吸引住观众
过程:不断打破平铺式叙事,不断吸引观众兴趣
尾声:反转或揭示主题给观众加深印象
影响节奏3因素:
1、镜头的长度和组合
镜头长度:
短镜头(数量较多)相接=快节奏(快切+音效=冲击力)
切换少的镜头=慢节奏
景别:
全(快)接特(慢),景别跨度大,打破逐步性,节奏就快
镜头长度能最清楚体现事物运动的速度与强度
2、画面运动的规律
长镜头两极变速=省去多余动作,起到压缩作用
常速与升格组接=加强动作的打击感
骤然变速=视觉冲击力
3、背景音乐和效果声加旁白
音乐音效的戛然而止=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
上升音+重音音效=强化节奏
舒缓的部分,为高潮积蓄力量。
一组景别角度大跳跃的短镜头组接,就要接一个长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