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快节奏剪辑:如商业快剪、花哨的旅拍、混剪快节奏部分等,镜头时常1s左右居多,但有时候为了视觉效果,也有可能会更快。
常规叙事性节奏:如广告,电影,电视剧常规叙事类,3-7s镜头居多。
短视频类: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快节奏叙事的剧情类,2-3s居多。
决定片段时长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镜头长短要考虑信息量。
信息量包括画面内的置景、表演、对话、情绪、运镜等。一般镜头信息量越丰富,画面停留时间越长,比如长镜头,因为信息量在不断变化,即使镜头很长,但观众仍然不会觉得冗长。全景镜头会比特写、近景镜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吸收信息量。所以一般全景镜头所留的时间更长一些,具体时间根据内容而定,没有具体规定。特写镜头在进行快速剪辑时,观众能迅速找到视觉焦点,而选择视觉焦点不明显的全景镜头进行快剪时,观众就无法快速获取有效的信息量。这时则需要考虑构图、视觉焦点引导来帮助观众快速找到视觉焦点,才不至于眼花缭乱。
快节奏剪辑镜头的时长这时候就不是要考虑观众对每个镜头的吸收时间,而是你需要考虑整个片子的整体节奏、风格,画面流畅,甲方需求。
信息量除了考虑画面内的物体之外,还需要考虑情绪上的信息量。一般我们在看一些电影中,那些情绪很饱满的镜头时,时间都会留得比较长,目的就是为了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吸收演员的情绪。
为什么有些长镜头那么长,而观众在看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很冗长呢?因为长镜头的信息量是不断变化的,导演可以通过调度摄像机的走位,等等来不断的切换进新的信息量,那么观众也一直处于新鲜感之中,所以说,即使很长的镜头,也不会感觉到厌倦。
TIPS:
1.少用信息量大的全景镜头。一眼找不到主体。
2.少用重复信息量的镜头。切太碎,信息太重复。
3.拍摄时构图尽量干净。缩短观众获取信息量的时间。
4.剪辑时选择信息量足够明确的镜头。不要让观众感到犹豫,过多思考。
5.在信息量不完整的情况下,用旁白、声音元素补充信息量。一旦观众脑袋停下来了,没有明白你在表达什么,就会感觉很冗长。